
5月17日,應寶鷹集團邀請,在美國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(xié)會主席李大西的陪同下,英國皇家學會院士、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托馬斯·林達爾院士做客寶鷹講堂,關注年輕人成長話題。
托馬斯·林達爾(Tomas Lindahl)院士1938年出生于瑞典斯德哥爾摩,瑞典醫(yī)學家,專門從事癌癥研究。2015年因在DNA修復機制的前瞻性遠見和創(chuàng)新性取得研究成果榮獲諾貝爾化學獎,成為英國癌癥研究史上第七個諾貝爾獎得主。
寶鷹集團常務副總裁古樸主持講堂,他說,托馬斯院士已有八十歲高齡,在中國已是耄耋之年。托馬斯院士的到訪開講,意義重大。他70歲時獲得科普利獎,2010年獲得英皇獎,2015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。他對人類的貢獻、他的專注、鉆研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。期待托馬斯院士帶來的精彩講座。
▲寶鷹集團副總裁古樸致歡迎詞
林達爾院士以《諾獎科學家對年輕人說的話》為題開講,他以“amazing”來贊賞深圳改革開放四十年內取得的驚人成果,認為深圳是一座充滿陽光、青春、活力的城市。在這樣充滿青春朝氣的環(huán)境里,需要有一個志向——學習。他列舉了自己幼時崇拜的科學家對自己的激勵作用,以及諾貝爾獎中國得主屠呦呦的榜樣作用,鼓勵中國年輕人在學習中找到榜樣和向上的力量。
講座中,林達爾院士結合自己 “發(fā)現(xiàn)DNA修復的過程和機制”的過程,鼓勵年輕人在知識進取和創(chuàng)業(yè)的過程中,對一些教科書式的理論或經(jīng)驗存在懷疑,要堅持探索、辯證和反思的精神。
托馬斯院士的學生,歐洲科學院院士阿克塞爾·貝倫斯也在講堂中就DNA修復與腫瘤治療話題進行授課。
▲托馬斯院士學生,歐洲科學院院士阿克塞爾·貝倫斯
講座吸引了300余位社會各界人士參與。授課后,林達爾院士和阿克塞爾·貝倫斯院士還就DNA的外來沖擊、中醫(yī)學與DNA研究、增強DNA損傷的應答機制等相關話題與聽眾進行了互動。
▲美國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(xié)會主席李大西
▲聽眾與托馬斯院士進行交流探討
寶鷹集團常務副總裁古樸做授課總結,托馬斯·林達爾先生發(fā)現(xiàn)了生命細胞DNA的自然損傷及自我修復機制,成功開辟出一條人類“通向DNA修復之路”。為探索人類生命的健康長壽,邁出了令科學界矚目的偉大且堅實的一步。對年輕人來講,他的成就令人崇敬,很可能將影響在座年輕人的一生。人類的觀察力、想象力、獨立批判與探索精神具有偉大價值。以托馬斯先生為代表的科學人生,為我們樹起一座座人格豐碑。
托馬斯院士此行還參觀考察了深圳留學生創(chuàng)業(yè)園、深圳耶寶芯片研究院,并在寶鷹集團副總裁古樸的陪同下參觀了寶鷹美術館,了解寶鷹企業(yè)文化。
▲ 托馬斯院士在寶鷹集團副總裁古樸的陪同下參觀寶鷹美術館
▲ 寶鷹集團副總裁古樸向托馬斯院士贈送西泠印社社員、寶鷹美術館館長王躍慶書法作品《獨鶴與飛》
▲ 寶鷹集團副總裁古樸向阿克塞爾·貝倫斯院士贈送西泠印社社員、寶鷹美術館館長王躍慶書法作品《風華正茂》
新華網(wǎng)、中國新聞社、香港經(jīng)濟導報記者,醫(yī)學界代表、寶鷹集團合作伙伴、寶鷹集團中高層管理人員出席講堂。